有具体的数字支持,象棋的变化是10的150次方,围棋的变化有一种说法是400到500次方,另一种说法是10的768次方。
无论是哪一种说法,围棋都要比象棋的变化更多,但这么比较,对象棋是不公平的。
首先象棋有九十个着棋点,围棋的棋盘有361个着棋点,自然围棋更为复杂。但围棋和象棋的规则不同,围棋是静态的,落子后就固定不动了。象棋是动态的,根据形势不断变化。
可以综合比较一下围棋和象棋的特点。
从棋理上来说,围棋似政治,象棋似军事
围棋起源据说是尧帝为教育儿子丹朱而创。包含着很深的治理百姓、军队、山河的道理,丹朱如果能通过学习围棋,而悟到治理国家的道理,接替尧的帝位,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,可惜丹朱鲁钝,没办法尧帝才把帝位传给舜帝。
政治强调权谋。围棋强调棋手要有大局观,要有先手意识。高手下棋,会有意落下“闲子”,有的闲子,直到棋下到中盘以后,甚至是官子阶段才会发挥它的潜在作用。所谓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是也!
围棋的着法,从来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,而是强调把势力做大,扩大自己的影响力,扩大已方的势力范围。
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,也会有“共活”的产生,这也像极了政客们之间因为彼此都没有办法战胜对方而进行的妥协,形成共管地带。
围棋不像象棋那样强调厮杀,高手下棋,往往棋盘看着还很空旷,可是胜负已分。
在别人的势力范围已经形成事实的时候,这盘棋就已经结束了。即便你看着他的空再大,但是你打不进去,这盘棋也就到此为止了。
象棋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。
北宋晃补之《广象戏格·序》说:“象戏兵戏也,黄帝之战,驱猛兽以为阵,象,兽之雄也。故戏兵以象戏名之。”
象棋的棋盘中央的楚河汉界也就象征着刘、项两家争江山时的古战场。对弈双方子力相同,就看谁棋高一招,能够灵活调动车马炮来剿杀对方。
象棋的棋招一上来就是刀光剑影,互相攻伐。首先牺牲掉的就是小卒子,到了后来根据形势的需要,为了最终的胜利,车马炮也是可以被牺牲掉的。
象棋,不管你还剩下多少棋子,不管你还有多少潜在的势力,一旦“老将”被将,你也就只能推子认输。这也像是战场上被特种兵偷袭了,进行了斩首行动。象棋最怕被闷将,连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有,棋就输了。
从形式上来说,围棋像道家,象棋像儒家
道家讲阴阳,阴阳两个字,囊括了宇宙的所有事物。而阴阳两极又是变化的,阴极则阳生,阳极则阴生,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之中。所以围棋基本上你看不到平局,总有一方或者黑胜或者白胜,黑白二子也像极了,阴阳两极的阴阳图。
老子的《道德经》里讲:“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”。围棋也是一样,很玄妙,高手下棋,每一招棋,每个棋手都有不同的理解,不能说哪一步棋走的是绝对错误,各有各的道理,十分玄妙。
象棋像儒家,儒家讲究“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”,讲究三纲五常,象棋中各个棋子之间的地位,是不平等的,等级森严。
老将在方格中,只能上下左右移动,活动范围有限,旁边有士象护卫,出面厮杀的是车、马、炮甚至小兵,车走直线,马走斜线,而炮打隔山。
作为一个普通士兵的卒子,只能按照主帅的要求一往直前了,只许进不许退,最容易牺牲的就是小卒子,这也符合战争的常态,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嘛。
象棋为什么和棋居多?因为实力相当的两支军队在战到一定程度下,攻方和守方在都死伤惨重,无力再打下去,当下棋的双方都只剩下残兵时,就只能以平手告终。
从参与人数角度来说,围棋是阳春白雪,象棋是下里巴人。
中国文化四大雅事琴棋书画。古人以这四大雅趣来赞美读书人,可见围棋从古到今就不是普通人参与的事物,它是属于精英集团的。
一盘围棋往往要下一两个小时,甚至下上大半天,更有不限时间的围棋比赛,能下一天到两天。
这样的文人雅趣,普通老百姓是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的,所以围棋就走不到普通百姓的身边。我国古画之中经常有围棋的影子,古有西晋时谢安下棋退敌的典故,近有陈毅下围棋黄桥退敌的雅趣。
象棋一直都是平民百姓喜爱的益智游戏。无论是街头巷尾,还是广场公园,到处都有下棋为乐的平民百姓。
经常是两个人下棋,旁边围着三五人或几十人围观不等,个个都爱参与意见,往往争得面红耳赤,虽然都爱说观棋不语,可是很少有人能做到,都是重在参与。
从2000年以后,通过中日韩围棋擂台赛,以及国内的围棋联赛的普及,使各种儿童培训班、蜂拥而起、上到大中城市,下到乡镇甚至农村都有各种围棋培训班。又因为有智能手机的便利,网上下围棋越来越方便,更使围棋逐渐得到普及。
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,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宝贝疙瘩,所以现在的孩子们很少有机会,自己独自上街的机会,他们也少了学习象棋,失去了街头学习象棋的机会。
此消彼长之下,围棋现在在青少年中,从下棋人数上,渐渐有后来居上,超过下象棋人数的趋势。
结语
围棋与象棋都是属于人民喜闻乐见的益智游戏,下下棋既能放松身心,又能益智大脑,这两种棋类游戏,不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消亡。
原来象棋占据了大半江山,现在的围棋又占据了优势,看来围棋和象棋的争雄,短时期内还是会上演,各有各的爱好者,很难说清哪一种棋类更好,哪一种棋更复杂,只是人们因为自己的喜爱,而更喜欢哪一种棋罢了。